特殊貢獻獎

凡會員們對學會成立宗旨之推展,有實質建設性及未來性之服務貢獻者,由會員提名經理監事會同意後,公開於年會上表揚。

112 年度

得獎人:廖俊臣教授

超過 40 年的學術研究生涯中,廖俊臣教授除專注有機化學研究外,亦長年推動國內外化學學術發展、科學教育及科技政策。曾任中國化學會理事長、《中國化學會會誌》總編輯及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化學科命題教師暨顧問、考選部國家考試典試委員暨有機化學題庫命題召集人,在教學、研究、行政服務各方面皆有傑出貢獻。其擔任張昭鼎基金會董事長期間,積極主協辦各類化學教育推廣活動,如「居禮夫人高中化學營」及「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學科能力競賽」。透過營隊及競賽活動,提升高中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及學習熱枕,進而提升其科學教育的素養與品質。另一方面,廖教授在擔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委期間,負責學術、研發相關制度之建立與推動,如協助研究表現佳、資源相對不足的私立大學爭取計畫案補助、推動補助優秀研究計畫從一年期改為多年期、提升研究經費的彈性運用,並積極推動跨領域研究計畫,以因應現代科學研究趨勢,對國內整體學術研發能量之提升貢獻良多。廖俊臣教授在退休後,仍關心台灣化學界的學術發展,藉由其學術人脈,引介年輕學者進行新南向學術交流合作,多年來付出的心血及獲致的成就令人敬佩。

相關內容

  1. 化學季刊專文_科學教育、科技政策、學術交流合作的推動者

111 年度

得獎人:蕭次融榮譽教授

蕭次融教授數十年來持續為台灣的科學教育及人才培育服務,其獨創 PAC (Plain and Attractive Chemistry) 教學法,強調動手親自實作就是發展各項能力的基礎,積極推展科普教育,與電視公司共同開發有趣又吸引人的實驗,讓科學紮根。蕭教授長期投入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工作,至今仍擔任大考中心顧問,堅守化學實驗的探究實作納入升大學命題策略,端正中小學教育對化學課程的認知,把科學新知與環境議題導入升學命題,幫助中小學化學教育與時俱進。蕭教授亦為國內的化學資優教育不遺餘力,1991 年,我國首度以觀察員身分參加國際化學奧林匹亞(IChO),即由蕭教授擔任代表團團長,並於 1992 年帶領國手正式首發參賽。簫次融教授長期帶領團隊規劃與執行 IChO 國手培訓選拔與帶團出國比賽工作,擔任團長多年之後,他也成為第一位我國 IChO 名譽團長,至今仍協助國內紮實的國手培訓課程。蕭教授付出的心血及獲致的成就令人敬佩。依據本會獎章委員會辦法,本會會員對學會成立宗旨之推展有實質建設性及未來性之服務貢獻者,由會員提名並經本會理監事會同意,獲獎者將公開於年會上表揚。

相關內容

  1. 化學季刊專文_百年樹人引領探究實作科學教育的化學大師

110 年度

得獎人:吳嘉麗榮譽教授

淡江大學化學系吳嘉麗榮譽教授從事化學教學與研究數十載,並致力於「性別與科技」領域的發展,除於擔任考試院考試委員期間降低公務人員考試之性別限制,亦努力提升女性之間的連結。2002 年吳教授自發組織女化學家聯誼會,進而爭取本會設立女性工作委員會,創辦《台灣女科技人電子報》,創立「台灣女科技人學會」,並加入國際女科技人聯絡網(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Women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INWES)成為理事,後續擔任亞太女科技人聯絡網(Asia and Pacific Nation Network, APNN)主席,長年提升台灣女科技人的國內外能見度與影響力,推廣國民外交,成為後進的榜樣,付出的心血及獲致的成就令人敬佩。

《台灣女科技人電子報》166 期──創刊總編輯《吳嘉麗老師紀念專輯》集結了吳嘉麗榮譽教授自創刊 14 年以來所刊載的文章以及會後報導,重新帶領讀者閱讀。

相關內容

  1. 化學季刊專文_瀟灑入世的女化學家
  2. 女性工作委員會
  3.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Women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INWES)
  4. Asia and Pacific Nation Network (APNN)
  5. TWiST 台灣女科技人學會
  6. TWiST 台灣女科技人學會 Facebook 專頁
  7. 女科技人的美麗心世界 Taiwan Women e Press
  8. 女科技人電子報 Taiwan Women e Press NEWS
  9. 女科技人young生活
  10. 《台灣女科技人的一天》系列影片
  11. 科技中的女性臉譜──吳嘉麗
  12. 科技部「促進科技領域之性別研究」規劃推動 Gender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s
  13. 性別化創新(Gendered Innovations)中文翻譯網站
  14. 科科性別
  15. 女書店 fembooks publishing house & bookstore
  16. 那些年的女書店:故事沙龍 Since 1994|吳嘉麗老師
  17. 女書店 Facebook
  18. 女書店 Instagram

104 年度

得獎人:李遠哲院士

李遠哲院士,前中研院院長。以交叉分子束的化學動力學研究提升人類對化學反應的了解,因而獲獎無數,最重要的獎項是 1986 年獲得的諾貝爾化學獎。長期關心台灣化學界,參與籌建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12 年,將中央研究院提高了一個層次,在國際上有很好的可見度。同時關心台灣的教育、文化及科學。成立傑出人才基金會、幫助大學延攬人才、擔任科技顧問、推動科學活動如吳健雄科學營及居禮夫人高中化學營等。從中央研究院院長卸任後,積極參與國際科學事務,任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李院士在世界各地演講,喚起人類對永續發展問題的重視,是科學家積極貢獻社會的楷模。

相關內容

  1.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6 Dudley R. Herschbach, Yuan T. Lee, John C. Polanyi
  2. 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ISC)
  3.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
  4.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
  5. 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
  6. 吳健雄學術基金會
  7. 居禮夫人高中化學營
  8. 李遠哲院士獲頒諾貝爾化學獎 30 週年特別報導
  9. 你所不認識的李遠哲 | 科普一傳十
  10. 李遠哲院士與其在科學界的貢獻
  11. 為世界前進的科學家——李遠哲

88 年度

得獎人:王文竹教授

淡江大學化學系王文竹教授暨中國化學會出版委員會主委,於民國 85 年起召集國內相關領域學者專家為《生活中的化學科技》錄影帶之腳本與拍攝積極聯繫促成。當時淡江大學陳幹男教授任中國化學會秘書長和中國技術服務社雷敏宏特助也參與其中,雷教授更親赴美國拍攝部份腳本。

《生活中的化學科技》全套完整影帶共 13 集,經王文竹教授主動向國科會推薦由中國化學會發行,順利將版權移轉給學會。終於 86 年年會上首度公開播放,正式推介給會員們。俟後幾經修正、改拍、補片等,至 87 年 8 月完成前 12 卷影帶拷貝,初版 200 套影帶開始發行,於 88 年 2 月第 13 卷影帶也完成並發行。

此後,王教授更嚐試以 CD-ROM 改善品質,同時陳教授多次於出席國際會議中向國際與會學者公開推介,獲國際學者們高度關注並要求提供播放,雷教授亦為公視開播及英文版相關運作努力以赴。88 年 10 月順利再版 100 套。本會鑒於三位教授為《生活中的化學科技》錄影帶之推出,投入極大心力,且為國內化學教育提供良好教材,特頒此獎,以誌謝忱。

得獎人:吳嘉麗教授

淡江大學化學系吳嘉麗教授撰寫《化學、醫藥與社會》通識教育教材,為文、法、商、管理、外語學院同學選修之自然科學類課程,推動「全人教育」理想,由四位教授從生活的角度切入,引領同學認識化學。經淡江大學向國科會科教處提出「化學通識教育的教材與教法」整合計畫,獲國科會三年(84.8-87.7)支助,四個子計畫中以吳教授撰寫之《化學、醫藥與社會》首先推出,88 年初學會透過吳老師向國科會表達發行意願,獲國科會同意移轉版權,並取得國際書碼,2 月起出版發行 1,000 冊。期間經吳教授努力奔走推廣,因教材內容深入淺出頗獲好評,於當年 10 月份再版 1,000 冊。本會鑒於吳教授為《化學、醫藥與社會》教科書之推行,投注極大心力,且為國內化學教育提供良好教材,特頒此獎,以誌謝忱。

相關內容

  1. 《生活中的化學科技》
  2. 《化學、醫藥與社會》與《化學、食品與社會》套書